分享一个开发配置报警功能的感受:报警太多或者太少,都等于没报警

[软件开发] 季雨林 2025/10/17 9:40:42

前言

最近大概2个月里,时间允许我对早已准备了一年多的一款温湿度检测硬件的对接,给自己的监控站点加了个温湿度检测功能。其中特别值得分享的一点,就是对于报警功能的实现。也因此收获了几个关于如何设定报警功能阈值的感受:

感受一:报警消息不能太多。

数值监控类的报警其实有很多种。我这里是一款温湿度持续检测设备,每分钟进行一次读取,选用了最容易理解的“高低值报警”的规则。

我这里的温度报警规则,就是温度高于25度发送一条钉钉报警消息,低于18度发送一条钉钉报警消息,持续周期刚开始配置的是1小时。然后效果就是:前些天气温高,白天家里温度上来之后,每小时都在收到高温报警消息。对于这种报警,其实没什么可以处理的,一天下来“垃圾”消息填满了聊天窗口。持续几天被垃圾报警消息打扰之后,我决定加大周期,把1小时重复报警,改到了24小时,这样我就清闲了很多。既让我每天能知道家里温度是不是偏高,又不用收取过量消息。

感受二:报警消息不能太少。

我之所以选择每天一次重复报警,就是需要每天了解这个状态,改到2天甚至5天,感觉消息就有些太少。因为这个频率下几乎就成了不关注。

感受三:报警需要“缓冲区”。

对于温度的变化,数据是一个波动值。比如连续5分钟的温度值是  24.9,25,24.9,25.1,24.8。这样一组数值,很显然会导致导致如下报警4条信息:

温度过高,温度恢复;温度过高;温度恢复。

5分钟内收到4条报警消息,其实对于我来说信息量还是过载的,所以我最终在报警数值上做了个缓冲区:+=0.5度。有了这个缓冲区,刚才这组数字就只有一次报警。当温度超过25度开始报警,但是当温度低于24.5度,恢复报警的数据才过来,可以有效过滤小因为数据跳跃导致的重复报警。




原文地址: https://www.opengps.cn/Blog/View.aspx?id=10082 文章的更新编辑依此链接为准。欢迎关注源站原创文章!

评论

暂无评论!

发表评论:

用于接收作者回复信息
点击更换验证码 - openGPS提示